发布时间:2022/12/1 17:05:33来源:安昂传动作者:admin浏览量:259
1. 基准导轨的对齐。
(2).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直线基准。然后根据对应点的偏移量,到处添加材料,并调整导轨,使两平面的直线度误差满足要求。
2. 第二导轨的平行对准。
(1). 首先,测量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和各测量点的相对坐标(偏移量)(第二个导轨只固定连接在下安装台上)。然后,用水平仪测量两个导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角度差(联轴器都是紧固的),通过角度差和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之间的高度差。用千分表测量两个导轨的第一端和最后端的水平平行度的变化量。
(2). 第二导轨的调整必须基于第一导轨(已矫直)。使导轨调整参考直线平行于参考导轨的最小二乘中线(参考导轨的理想直线参考)在垂直方向上,即两条理想参考直线共面(将两条不同平面的直线平移为一条导线可在垂直平面上平行)。
两个导轨有各自的坐标系,两个坐标系的坐标轴设置为平行,即两个坐标系通过平移可以重合。参考导轨和调整导轨(第二导轨)的空间位置如图3所示。基准导轨的坐标系为Y1O1Z1,调整导轨的坐标系为Y2O2Z2。
参考导轨的端到端连接线为AB,最小二乘中线为CD,调整后导轨的端到端连接线为直线EF,调整导轨的实际曲线为曲线EF。要使两条导轨平行,就需要在坐标系Y2O2Z2中找到一条通过极限点的直线作为调整参考,该直线必须与坐标系Y1O1Z1中的直线CD平行(参考导轨中心线的2倍)。
水平仪测得的角度差测量仪器是AE和BF之间的角度差,根据两个导轨的水平距离和角度差可以计算出BI的高度。
第一步是在坐标系Y2O2Z2中旋转EF到EK,KF=BI,然后EK平行于AB。
第二步,在坐标系Y2O2Z2中旋转EK到EG,使KG=AC-BD,EG与CD平行。
第三步,在坐标系Y2O2Z2中作一条直线,通过极限点,与EG平行。在本例中,垂直平面的极限点是极大值,即图中的E点。因此,调整后的导轨的调整基准直线是EG。
确定EG后,可根据调整导轨实际曲线EF的坐标值计算出各点对应的调整量(曲线EF各点相对直线EG的偏移量),如图4中虚线所示。